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

2013.08.14_整理

這一個半月以來猶豫的事情實在太多了 大到人生方向,小到要不要出門壓馬路
在做決定的時候"總是可以正面負面左邊右邊翻過來又翻過去"想個不停又自己推翻自己的立場
把時間軸放大之後,方向總算是清楚了 就多學多嘗試
畢竟現實裡不會有人一直給任務拉你去做東做西,一直節能下去就快變得行屍走肉只求維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而活著

對於關係和自身定位的變化還是想慢慢來,太快的話會產生抗拒。多確認也沒壞處倒是真的,別一不小心變得鄉愿或迷失自己就是了。看別人的時候覺得"你想得太嚴重了",等輪到自己的時候就發現沒那麼輕鬆就能看待這件事,於是對那個人有點小抱歉錯怪了他(?)。說要練習這樣的改變結果卻沒什麼試,對此慚愧極了。大概就是"不一樣的新的自己"(卻也仍然是自己)這樣的感覺,不過都被懶惰打回原形,罪孽真深重啊......

最近很想吐槽的點,是很多作者都喜歡用"假設一定有什麼限制"來鋪陳劇情。如果是不得不的限制就算了,但很多都是一眼就可以看出來(或很誇張)的限制,這樣反而會覺得很刻意(?)
不過話說回來,也只是個人接受或不接受的問題。你接受的話就會覺得合理,不接受就覺得不合理。"道理跟藥布一樣不管哪裡都可以貼"又不是真的貼哪裡都合理,只是你相信了就是真實,不相信的就會覺得是假象。
現實的話又是一回事,不管合不合理它就是發生了。就只能一邊抱怨表示自己的看法(而不是默默照單全收)一邊接著努力把牌打好。

因為想買小說,就回去看了一下氷菓アニメ
全有全無常常是盲點 雖然最後好像沒有要把入須學姐的心理再加延伸,她心裡是不是也有掙扎也不得而知了(畢竟沒有問本人也不能完全知道)
然後,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才知道有些事物是達不到而必須捨棄、避免一頭埋下去結果也只是徒然的?
更該問的是,什麼是就算滿腔熱血後結果可能是場空而我們仍義無反顧的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